基于四诊法的环境工程项目审计效果提升路径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倍加重视,财政用于环境保护治理的资金逐年增加,立项实施的环境工程项目数量和规模日益扩大。然而在建设过程中,有些环境工程项目出现了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犯罪行为。以往传统的环境工程项目审计方法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审计范围过窄、审计效果不理想、效率低下,难以实现对环境工程项目组织风险的管理、控制和治理,评价也不够全面。“四诊法”是中医诊断治疗疾病的基础,是古人整体观念和辩证思想等智慧的结晶。笔者曾多年将“望、闻、问、切”的中医“四诊法”灵活运用到环境工程项目审计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望诊法:审计的逻辑起点
所谓“望诊”,就是通过观看或观察病人神、色、形、态的变化推断疾病的方法。在审计工作运用中,望诊法就是“看”,要有一双火眼金睛,看个究竟,看透彻,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审计的逻辑起点。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勘察施工现场。现场是环境工程项目审计的基础,一般而言,施工现场井井有条,说明这个项目管理不会太差。通过深入现场多观察、多了解,初步判断项目管理是否规范,有助于找到问题。例如,在某城市垃圾处理厂项目工地,通过现场观察,看到部分混凝土运输车无牌照,有的破旧不堪,经现场追查,发现这些车辆均为项目领导个人从旧货市场购买再高价租给项目使用,从中牟利。
二是查看会议记录。查阅行政、党建、“三重一大”、例会等会议记录,特别是项目进场初期的原始会议记录。一些重要、敏感的信息往往散落在不显眼处,需要有细微之处察秋毫的职业敏感。如在查阅某大型环保工程项目会议记录本时,发现了记载拌合站(承包)、碎石厂对内(卖)字样,且字迹不清晰。凭着“承包”和对内“卖”这两处三个字,初步判断拌合站、碎石场有重大违规嫌疑,最终查明拌合站违规租赁给领导亲属,碎石厂自产碎石违规转手高价卖给项目部。
三是查看人员花名册。进驻时,要求被审计单位按规定格式提供载有员工姓名、岗位、身份证号码等诸多信息的全部人员花名册。多读细瞧花名册,通过身份证号码,查询相关网站,初步获取项目部临时用工、供应商、劳务队伍等是否存在亲属、特殊关系等,为发现问题线索提供支持。如审计某城市污水处理厂项目时,通过花名册信息查出项目经理有大量亲属在项目地工作或承包工程,有的甚至还在关键岗位,严重违反了回避制的相关规定。
四是查看车辆产权证。获取项目全部车辆、设备产权证明资料,核查出租赁车辆设备的主人,通过比对或能发现问题。如审计某环保项目,通过行驶证信息,查出项目领导自家车辆租赁给项目部,牟取利益。
二、闻诊法:审计的基础手段
所谓“闻诊”,即通过医生的听觉和嗅觉,收集病人说话的声音和呼吸咳嗽散发出来的气味等,作为判断病症的参考。闻诊法运用到审计工作中,就是“听”,要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广泛收集疑点和线索,从而寻求审计事项的突破口。
一是广泛收取被审计单位环境项目的有关资料。某项目立项后,就要着手到其上级单位、环保单位及相关单位和网站等收集相关资料,做到初步了解,并整理出疑点,作为下一步关注的对象。
二是进驻被审计单位后,要听取被审计单位负责人的情况汇报。在审计过程中,听取财务领导或其他领导的工作汇报。
三是无记名民主测评或问卷调查。组织全体员工对项目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关键岗位负责人进行无记名民主测评或问卷调查,充分利用测评结果,对测评结果差的事项和人员予以重点关注。
四是善用表格分析疑点。如在审计某规模较大的环境项目时,设计了设备租赁、物资采购与消耗、劳务队伍情况等多种调查表格。通过分析填写调查表,发现租赁车辆的机械台班数量远远超出项目组织设计的机械配置量,从而快速找到疑点,确定了重点审计方向。
五是畅通举报途径。由于环保工程具有一定的公益性,群众比较关心,参与度较高。为此,发动职工举报,能够收到不少举报线索,且可查性较强。
三、问诊法:审计的基本技巧
所谓“问诊”即医生通过跟病人或知情人谈话,了解病人的症状、演变过程等情况并作为诊断依据。问诊法运用到审计工作中,也是要“问”或者叫“谈话”,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追根溯源,问清审计事项发生的来龙去脉。对此,主要采用如下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