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检测在环境工程中的意义及检测环节研究
近些年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我国居民已经切实意识到了水资源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制约,当前在水资源利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因此相关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水质检测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展开对于水质的检测工作。
1 水质检测在环境工程中的意义
水质检测工作指的是采用相关的仪器对水源中的化学需氧量、余氯、肉眼可见物以及浑浊度进行检测,并参照标准水质,对其污染情况进行判断。现如今水污染问题是我国环境工程的重中之重,各种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残留、随意排放的工业污水以及胡乱丢弃的生活垃圾都会对水质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该类污染既会妨碍周边环境的美观性,还有可能会损害人类的身体健康。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在环保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开始更加注重水污染治理的工作。在水污染治理的过程中,水质检测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的手段,水质检测可以在专业数据对比、分析下,帮助相关人员对水污染的现状、源头和扩张速度等情况进行明确,以便于工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妥善治理水污染问题。进而减少当下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1]。
2 水质检测环节
2.1 选择检测点
水质检测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工作,在实际开展检测工作之前务必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势复杂,各地区的水质都有所不同,所以应展开全面了解。检测人员应综合考虑当地污染物以及杂物的实际分布情况,并结合地质条件以及开采情况对水质检测点进行选择,务必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检测点。一旦没有严格根据标准选择检测点,那么将会直接对最终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使其丧失了原本的功效和意义,尽管做了诸多表面工作,但实质上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形式大于内容。
2.2 控制采样频率
检测人员应控制好采样的频率,水质情况往往瞬息万变,一次的采样并不能说明全部问题,所以检测人员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采样的频率,在特定周期内开展多次采样工作。与此同时,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检测人员还应获取表层、中层以及深层的样本,并进行总评判,以此取得更加科学、准确的结果。人们在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便是日常饮用水,其质量直接影响着使用者的身体健康,所以在日常饮用水方面应增加检测,及时对各项问题进行明确,并第一时间针对水污染情况采取解决措施,以免污染问题扩大,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
2.3 选择检测方法
在对水质进行检测时,检测人员可以通过对色度和浑浊度的观察起到初步检测的作用,水本身是无色透明的,但由于自然界中天然水体里蕴含着各种无机质和有机质,所以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除此以外,若是工业生产的废水排放至水体中,同样会造成水体的污染,影响其颜色,该类颜色分为真色和表色两种,真色通常是因为水中含有大量溶解性物质,而表色则是包含水中悬浮物的颜色。浑浊度指的是胶态物或悬浮物所造成的光学方面的吸收和散射行为。在普通的水质检测中,不同种类的物质会使水体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例如,若是水中有较高成分的粘土,那么水体便会呈现出黄色,若是水中有较多的硫,水体则会呈现出蓝色[2]。
除了肉眼识别以外,检测人员还可以通过检测微量成分法进行水质检测,对水体中所含的大量微量元素进行识别。检测人员通过使用水质检测仪可以对水体中的微量成分进行分析,无论是何种水生生态系统环境都要对指标进行选择再实时检测。因此,检测人员本身应具备加强的专业能力,明确掌握各种类型水质指标的具体含义,和在水质检测中所发挥的作用。
温度中和法是水质检测中较为常见的方法,温度对于水的物理特征有着较大影响,同时水中的部分化学过程也需要拥有适宜的温度。利用温度对水质样本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明确水中的物理性质,同时分析其化学变化的过程。检测人员还可以借助中和反应中水体所具有的酸碱度对水体样本的指标进行确定。
2.4 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
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是水质检测的重要环节之一,检测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以提升水质检测的效果。首先,应采用合格的仪器设备开展水质检测工作,并定期展开检修和维护,在每次使用之后都应将其记录下来,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其次,检测人员务必要依照相关操作标准对相关玻璃容器进行计量矫正,并且要在使用前后进行彻底清洗。除此以外,如果水样检测的结果存在问题,检测人员可对其进行复检,并将副本记录保存下来,复检人员应依照相关标准和流程进行复检,完成好最终检测结果对比工作。与此同时,还应开展加标回收和曲线校正操作,以此提升水质检测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检测人员在记录检测结果数值的过程中应明确好相关设备仪器可能存在的计量误差,严禁检测结果保留位数超出检测方法最低检测浓度位数,同时在进行曲线较正时也要直舍不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