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噪声监测中存在不足点及质量控制对策
目前,空气质量正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人们要求改造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环境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现今,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环保要求也在提高,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环境监测设备,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
一、噪声污染监测概况
噪声污染属于声污染,是一种物理现象,在监测过程中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为保证噪声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环保部门需要对气象条件、测量时间、测量仪器、话筒位置及校验校准仪器等进行研究。气象条件符合下列要求:无雪、无雨、风力小于4级(5m/s);测量时间应在昼夜或政策范围内;测量仪器应达到II级或以上精度,测量前后风挡的校准灵敏度差应小于0.5dB;传声器位置应离水位支撑面1.2m以上,或离其他镜面距离1m以上;仪器校准:活塞发生器为声级校准器1000hz94;采样速度应快,这些条件是保证噪声监测结果准确性的基础[1]。
二、噪声监测技术的问题及对策
(一)环境噪声监测问题
1.监测地点不当
一般噪声测试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由于噪声的不稳定性,在传输过程中容易产生折射和反射。因此,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单点采集无法获得准确的结果,必须采用多点测量的方法,深入地分析和监测数据,确保结果较为准确。
2.监测设备和仪器落后
与其他大气污染不同的是,噪声污染监测分布不均,这给数据采集带来了一定难度。条件反射是在采集数据时产生噪声的一种现象,收集到的数据分布不连续,不能有效地进行数据比较,采用抽样法能够有效地掌握一个地区的平均噪声污染水平。但是现在大多数监控设备都是便携式的,所以监视器必须到现场才能进行监控。
3.无法深入分析现有的噪声污染监测数据
由于国内收集到的噪声污染数据较少,很难对环境噪声污染质量进行深入分析。国内通常只对噪声污染进行常规监测,针对性不强,这个数字只反映出城市道路交通的总体发展变化和区域噪声污染,并不能详细说明哪些区域存在噪声污染。提高监测的针对性和强度,不断收集有效的噪声污染数据,科学地进行噪声污染管理。
(二)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策略
1.加强监测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一环保监测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环境保护的成效,这就要求我们及时提高干部的觉悟和责任感,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做好对国家负责的工作。此外环境监测人员自身也应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2.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和改革
提高环境监测质量,必须从根本上加强技术创新和改革力度。我国现阶段的监测水平已难以真正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且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也日益增多,要有效地跟踪和测量相关的污染现象和污染物,必须保证检测技术的更新[2]。
3.优化质量控制制度
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才能真正保证环境监测质量,还能从根本上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从而为环境监测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是环境检测质量控制在实际检测控制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控制体系应严格规范环境监测的技术手段和程序,对不符合要求的数据应及时排除。
4.建立和实施对噪声污染薄弱环节的质量监督机制
必须建立噪声质量监测系统,其主要内容包括:监测点的设置、相关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在设置监测点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密切关注监测点周围的环境变化,注意监测点周围没有污染源,监测点的实际环境监测非常稳定。因为采集的噪声样本必须能够代表整个噪声环境,所以在布点时要特别注意。
三、未来环境噪声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现在中国有三种环境监测方法:一是具有数据存储功能的便携式监视器;二是微机控制的动态语音监视器;三是装监控设备;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必须适应中国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
(一)从人工监测发展到连续自动监测
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对环境噪声进行监测,不仅可以提高监测的自动化程度,而且还能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精度。为此,环保部门引进计算机控制技术,研制了自动保护环境噪声的系统。在环境噪声自动控制应用监控系统中,需要考虑长期测点的优化、测点的选择以及系统的自动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