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
    主页 > 期刊导读 >

协同创新体系下环境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索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1],急需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快环境污染问题的预防与控制[2],在此背景下,很多高校新建了环境类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及环境科学等)以适应社会的需求。然而现实情况下环境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各大高校的难题。其原因主要在于环境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够完善,我国传统的“教师”、“课堂”、“教材”的教学模式往往会出现“教、学、做”分离的现象,学生往往只重视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及实践这方面的能力比较匮乏,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3]。因此,如何确立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符合新形势下社会发展需求的环境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环境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已成为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4-5]。

2019年,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提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随着创新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攀升,各高校也相继展开了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协同创新体系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将是各大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4-7]。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创新本身就是一个协同的过程[8],协同创新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有着新的启示[9]。《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要加强创新型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加大复合型、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比重。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以创新教育为理念,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制订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形成独特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运行模式[4-10]。本文将以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为例,探讨协同创新体系下,如何构建符合新形势下社会发展需求的环境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1 完善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培养创新意识

准确的教学目标定位是专业建设的前提,完善的教学目标反映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11]。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工程伦理道德、创新意识和较高的文化素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具备系统全面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在生态保护工程、污染防治工程、环境与资源利用、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方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科研、开发和管理等能力;具有进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运营管理能力,制定环境规划和进行环境管理的能力,具有环境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能力;能在政府部门、环境工程与给排水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及学校等从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工程设计与施工、环境工程教育和研究开发,以及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及相关科学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和技术管理工作的高级人才。

依据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根据国家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协同创新体系下不断优化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通过校内、校际、校企的协同创新,消除人才培养上的弊端。加强化学、生物、医学、管网、泵站、经济及管理等学科专业间的交叉,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技能和创新能力。其课程体系由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组成。第一课堂主要由专业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及个性化课程组成。第二课堂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和人文素养教育、职业素养培养、创新创业能力训练、身心健康素质提升四大类,由学校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负责。

通过构建学科引导课程体系、实行班级导师制等措施,完善新生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科引导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学科导论课,学科导论课由本专业副教授以上的老师担任,每个老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专题授课,以问题为中心,由任课老师设计问题,采用课堂讨论、主题发言、案例分析、小组竞赛等多种形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同时帮助新生解读所学专业,了解所学专业,培养其专业兴趣,并科学规划未来。建立了班级导师制,每个班配备一位专业任课老师为班级导师,班级导师每周与学生进行座谈,通过思想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向学生介绍专业发展方向,传授专业知识和学习方法,解答学生在学业方面的困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每学年对班级导师工作进行考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班级导师的工作态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工作业绩;考核方式主要包括学院评价和学生评价,各占一半的权重。学校对年度优秀班级导师进行表彰,颁发“优秀导师”荣誉证书。让专业任课老师加入到新生引导的一线工作中来,有助于老师将科学的思维方法、创新的意识和精神、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潜能,从而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