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
    主页 > 期刊导读 >

探析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包含东方特色,并融合建筑当地地域特色,注重建筑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有机融合,善于运用新材料、新构造、新创意,极具个人特色和表现力。

一、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特点

(一)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与特点

现代主义建筑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应运而生,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并在20世纪中叶风行全球,现代主义建筑提倡建筑顺应时代发展,大量使用新构造、新材料,追求实用性、经济性。现代主义建筑整体造型简洁大气且多为几何结构,去除较为繁复的装饰,采用线条的组合进行简约几何装饰,建筑中色彩的运用明亮色调较少,多为黑白灰等中性色,理性且沉稳,在建筑材料的选用上,多采用如钢筋混凝土、玻璃等,具有成本较低,使用寿命较长等优质特征[1]。同时现代主义建筑更加注重大众的需求与建筑的经济性,建筑内部装饰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简化,满足现代人们的审美和使用需求。

(二)贝聿铭建筑风格特点

贝聿铭作为华人建筑大师,在建筑设计中蕴含着一定的东方特色,在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中十分与众不同,纵观贝聿铭的建筑设计,不难发现其独特的风格特点。

1.几何形体构造的运用

几何图形在现代主义建筑中的运用较为普遍,贝聿铭几何图形的运用独具个人特色,在外观上,贝聿铭加强了几何装饰形体的丰富性,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菱形等皆有运用,其几何图形的运用兼顾结构力学与装饰性。如在香港中银行大厦的设计中,贝聿铭通过几何图形的交汇连接,将整个建筑的重量从最高的立柱进行分散,经过每个交汇点,使重力向四周细分,最终将力引向了建筑外围,均分到建筑四角,此种方法既减少了建筑内部空间,也使得香港中银行大厦的钢材使用量节省了近一半。这一建筑的产生也力证了贝聿铭建筑观念中几何结构存在的必要性。

2.光影在设计中的运用

贝聿铭建筑中对光影的运用是其设计的一大亮点,并擅长运用来自自然界中的光线,在建筑中最大限度地引进自然光以减少室内灯光的使用。在日本美秀美术馆的设计中,大面积墙体被玻璃代替,阳光直接照射在建筑内部,透过玻璃所看到自然景色,仿佛置身自然中;屋顶由玻璃和密集的几何线条构成,线条间可透出自然光线,随着太阳位置的移动,映射出不同的光影,美术馆景色随自然四季的变化而变,呈现出不同特色,各具独特意境。

二、贝聿铭建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建筑造型与其所属环境自然融合是贝聿铭最为重要的设计理念之一,在其建筑作品中也多有体现。1935年,贝聿铭赴美留学,那时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开始兴起,对贝聿铭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其师从现代主义大师格罗皮乌斯,格罗皮乌斯认为建筑设计应与时俱进,提倡建筑以适应工业化生产的形式进行设计,着重建筑的功能性、技术性和经济性,对建筑装饰性方面有所忽略,建筑形式较为单一,缺乏人文意蕴[2]。贝聿铭的建筑设计理念融入了许多自己对建筑设计的理解与想法,是对老师的继承与发展,他认为建筑的设计应融合当地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现代主义建筑在各地需要具有不同风格特点,并在其建筑设计作品中充分体现。

(一)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1.以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为例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坐落于落基山主脉前的一座山顶上,位于群山之间。在设计初期,贝聿铭为了解当地环境风格特征,多次徒步爬上没有路的山顶调研,虽然如此,前期设计出的多个方案皆不能使其满意,直到后来偶然发现在科罗拉多州南部维德平台上印第安人的建筑遗迹与落基山的自然环境十分协调,并因其获得了启发和灵感,逐步设计修改形成了如今的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石屋、土屋都为当地古印第安主要建筑形式,伴崖而建,且多为集合式房屋,外观上,色调与当地崖壁相近,与环境完美的融合,形体简单几何构成,造型简洁雄伟,与现代建筑亦有相似之处;选材上,其就地取材,与当地自然环境交相呼应。

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选材上,贝聿铭将现代与周边传统建筑材料相结合,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选取当地特有石材碾碎作为辅料,碎石混入混凝土中呈现出独特的暗粉色,且未再进行抹灰等额外装饰以塑造淳朴样貌风格,再用凿石锤对建筑表面凿出凹凸肌理,显露出骨材石粒,体现出石头质感,更加贴近当地自然地貌。建筑外观由长方形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简洁大气,如巨石阵一般屹立于群山之间,诚朴雄伟,浑然天成。在建筑的窗户设计方面,考虑到不影响整体的自然磅礴之气,窗户设计较少且多为深色狭长形凹陷窗,远看如巨石间的凹陷。